(上海健康服务业50条落地半年:3家高水平社会办医纳入医保)
1月15日上午,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通报“健康服务业50条”的实施进展情况。澎湃新闻记者陈斯斯摄
去年7月23日,上海发布“健康服务业50条”,聚焦聚焦健康服务业品牌建设、营商环境建设、园区建设等重点任务。
政策落地半年,实施效果如何?1月15日上午,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通报“健康服务业50条”的实施进展情况,全面介绍了“健康服务业50条”中上海已经落地的项目、今年将要完成的项目以及即将启动的项目。
3家高水平社会办医纳保
医保瓶颈一直是阻碍社会办医发展的一大障碍。在“健康服务业50条”的政策推动下,社会办医迎来春天。
邬惊雷表示,最近,上海已有3家高水平社会办医疗机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嘉会国际医院和徳达医院)纳入医保结算。今后,医保病人在这3家医疗机构就医,医保费用由医保基金予以结算,剩余部分由病人自己承担或由商业健康保险结算。
嘉会国际医院负责人表示,嘉会已经最终实现了门诊、急诊、手术、住院全院范围对接医保,患者可用医保结算就医总费用的10-20%,肿瘤患者则有最高可达70%的费用用医保结算,覆盖乳腺、胃肠、肺、骨髓/淋巴、甲状腺等多个瘤种医疗服务,“我们也直接感受到了改革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好处、政策落地的公平性和公信力。纳保三个月,嘉会的就诊量翻了一倍。”
从筹备医保工作到正式接到纳保通知书,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
院方透露,自2018年12月20日正式纳入医保以来,医保结算覆盖门诊挂号费、诊疗费、检查费、检验费,药费和耗材费,其中药费和耗材参照原公立医院加价标准。为了让自费及保险客人和医保客人有良好的体验,医院专门开辟了医保就诊独立区域。
“按照上海城市功能定位,上海社会办医的发展方向就是扶持高水平社会办医品牌化发展。”邬惊雷特别指出。
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办医发展,上海开展社会办医的星级评选,截至2018年底,全市社会办医疗机构2539家。通过第三方评价,
全市评选出62家星级品牌社会办医机构
,“希望通过星级评选,促进社会办医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邬惊雷指出。
与此同时,支持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嘉会诊所等一批品牌社会办医加入区域医疗联合体,把嘉会医院作为全市唯一的社会办医机构纳入进博会医疗保障工作体系。同时,支持天佑医院、蓝十字脑科医院等社会办医筹建同济大学附属医院,协调解决冬雷脑科等社会办医使用工业用地等问题。
35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
上海“健康服务业50条”的推动,也促进各个医学园区的发展建设。邬惊雷坦言,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主要有两方面成效。
推进园区规划编制。2018年11月23日,上海市卫健委首次召开了“5+X”健康服务业集聚区规划交流会,会上各大园区纷纷拿出落实“健康服务业50条”的新规划和新想法,有力地促进各大健康服务业集聚区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同时,也与市经信委合作共同编制发布了上海健康服务业产业地图。
启动新园区建设。
2018年11月,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安亭国际医疗产业园等两个产业园区已正式开园。
其中,“抗癌登月”精准医学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平台项目等一批项目落户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IVD(体外诊断产品)加速服务平台、细胞资源共享平台等一批创新平台落户安亭国际医疗产业园。
健康保险交易平台建设也在推动中发展。去年10月23日,上海市卫健委与上海保险交易所签约,合作推进全国首个健康保险交易中心建设,先期试点开展保险产品创新和核保理赔服务等工作。当前,上海健康保险业也逐步从理赔型向主动管理型转变。
“当前,本市健康保险业也逐步从理赔型向主动管理型转变。”邬惊雷指出,平安健康引入“健行天下”健康管理平台,国寿、平安人寿、友邦、泰康养老等开展在线问诊、门诊预约及陪诊、健康评估等服务,新华人寿、泰康养老等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健康体检或肿瘤早筛服务,太保安联参股质子重离子医院,推出多款肿瘤健康险产品。
目前,
全市共有38家医疗机构取得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其中35家为药物临床试验基地,3家为非药物临床试验基地
。同时,上海将支持国产心脏起搏器(创领心律)等生物医药创新产品在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目前该产品已进入多家三甲医院。
今年将建立长三角健康服务业协作机制
邬惊雷表示,今年“健康服务业50条”落地重点是五方面。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是梳理医疗健康领域的准入许可项目,该取消的许可就取消,促进更为开放的市场准入环境建设。同时,在医疗行业退出机制建设上下功夫,严格行业管理,把医疗健康行业治理好。
二是推进基地和平台建设。“5+X”园区建设的方向很明确,今年“5”部分要按照各自规划定位推进建设,“X”部分重点是启动崇明、金山等区的园区建设。同时,还要推进健康服务业的平台项目建设,比如临床试验平台(未来医院项目)建设等。
三是发展高端医疗服务。
2019年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发展国际医疗旅游,在全市遴选一批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医疗服务项目,培育国际名医、名科、名院,服务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另一个是发展高端家庭医生服务市场,培育若干家庭医生服务品牌。
四是加强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对接。今年,我们卫生健康部门准备出台相关行动方案,在临床试验、临床应用等方面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五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落实国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建立长三角健康服务业协作机制,共同打造长三角健康服务业品牌。
完善监管,形成不良医疗机构退出机制
另外,上海还陆续启动了“放管服”改革和项目建设工作。
邬惊雷指出,这方面主要有三方面进展。一是推进一批“放”、“服”政策制定工作。针对健康服务50条中关于放宽社会办医规划限制、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医疗技术管理等要求,我们启动了相关政策细则制定工作。
目前上海全科诊所审批备案管理办法已发布,护士区域注册管理、互联网诊疗服务管理实施方案、社会办医疗机构执业审批管理等一批政策,已在征求意见过程中,预计今年初,这些政策将陆续出台。
二是完善监管和调控体系。推进“放管服”改革,我们既要抓“放”、“服”,也要抓“管”。这段时间抓“管”的重点,就是推进新修订的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和新制定的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的实施,将不良执业行为记分与执业许可校验、医保支付、等级评审、医师考核、职称晋升等挂钩,形成不良医疗机构和不良执业人员的退出机制。
目前,
医疗机构和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发布实施
。此外,市卫健委将和市统计局一起启动健康产业统计工作,为健康产业政策制定提供支持。预计今年10月份,上海将首次发布健康服务业统计公报。
三是推进重大健康服务项目平台建设。目前,上海已启动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瑞金基地建设完成约25%、设施技术平台完成约30%,预计2019年6月基本竣工试运行),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已建成并试运行,完成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立项。
长三角罕见病试验诊断中心建设、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LDT)的临床研究应用等工作方案已初步形成。
其中,共享临床试验平台(“未来医院”)项目,目前是正依托上海实业集团、徐汇枫林生命健康服务业园区,推进建设筹备工作。
举报/反馈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